太阴脾胃病的学习笔记
(后天之本 非常重要)
缘起
近日临床跟诊发现,太阴脾胃病较多。细读《伤寒论》太阴条文,发现仅存八条(见下图),很难深入。多方学习请教,略有所得,记录如下,方便后学,仅供参考。
前言
我们知道,医圣《伤寒论》,条文最多者“太阳”,晦涩难懂者“厥阴”,疾病复杂者“太阴”。太阴脾胃为后天之本,临床患者较多,非常重要。
太阴笔记
一、太阴【脉】
脉浮而缓,大而“无力”。
条文:伤寒脉浮而缓。手足自温者。系在太阴。
二、太阴【症】
(一)食不下,自利甚;
条文: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。食不下,自利益甚。时腹自痛。
(二)口不渴,手足温;(少阴:口渴手凉)。
条文:自利不渴者,属太阴。以其脏有寒故也。
(三)背寒即合太阴脏。
(四)便溏、饭后思睡、偏瘦或偏胖、胃下垂。
三、欲解时
21~凌晨3点。(太阴病此时最难受)
条文:太阴病,欲解时,从亥至丑上。
备注:很重要,勿轻视。
四、太阴【专药】
干姜、白术、人参、桂枝、甘草。
备注:
(1)太阴表证桂枝里干姜。
(2)白术(太阴经、带脉的引经药),附子(督脉的引经药)。
(3)缓补(白术、附子)小剂量;急温(干姜、附子)大剂量。
五、太阴【方剂】
(一)在经
1、桂枝汤加减。
(二)在脏(脾)
1、建中汤
(1)小建中汤(十二指肠部位)
桂枝汤倍芍药加麦芽糖。
(2)当归建中汤;
(3)黄芪建中汤。
--
(1)大建中汤(大小肠衔接部位)——肠套叠
干姜四两、人参二两、蜀椒二合、麦芽糖一升。
--
(1)枳术汤——胃下垂
备注:脏器下垂,补中益气汤加枳实。
2、理中丸(整个腹部);
干姜、白术、人参、甘草 (四君换茯苓为干姜)。
备注:
(1)寒多不饮水者(小便利),理中丸主之。
(2)热多欲饮水者(小便不利),五苓散主之。(发热口干膀胱蓄水)
3、叶氏茯苓饮(降胃);
叶氏茯苓半夏连(黄连),陈皮枳实及杏仁。(孙曼之老师验方)
备注:
(1)降胃:叶氏茯苓饮;
(2)升脾:补中益气汤;
(3)风药:羌活3g、独活3g、防风5g(风胜湿、升阳);
(4)蒺藜10g、薏仁10g(尖刺开路,薏仁渗湿)。
(三)在脏(肺)
1、补肺建中汤(吴老师验方);
桂枝10、芍药20、炙甘草10、生姜10、大枣10;
黄芪15、人参6、半夏6(有用)、浮小麦。
2、小青龙汤加减(苓甘五味姜辛法)。
备注:咳嗽
(1)夹饮:小青龙汤(麻黄解表);
(2)痰:射干麻黄汤(紫苑、冬花);
(3)里热:厚朴麻黄汤(石膏);
3、大续命汤(体虚中风)。
麻黄3、桂枝3、石膏3——大青龙(麻桂石),表里双解;
当归3、川穹1——养血;
干姜3、人参3、甘草3——太阴专药,扶正。
(四)虚劳
特点:清谷、亡血、失精、血痹。
1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;
桂枝3、芍药3、生姜3、甘草2、大枣、龙骨3、牡蛎3。
2、黄芪桂枝五物汤;
黄芪3、芍药3、桂枝3、生姜6、大枣十二枚。
3、补中汤(肚脐部位)
白术(二两)、炮附子(一枚半)、炙甘草(一两)、生姜(五片)、大枣(一枚)。即术附汤。
备注:重要思想。
(1)太阴:补中汤,通过”附子“补肾,健“太阴脾”;
(2)少阴:四逆汤,通过“干姜”建脾,补“少阴肾”。
(3)三阴是递进关系:太阴->少阴->厥阴;三阳是传变关系。
(4)小剂量则补(缓),大剂量则温(急)。
(五)瘀血
1、桂枝茯苓丸(子宫肌瘤等)。
桂枝、茯苓、牡丹皮、桃仁、芍药。各等分。
备注:太阴外证用桂枝,内证用干姜。
六、太阴【医案】
(一)2021-10-15,董某,女,45岁,胃炎疼痛近二十年。
处方:
柴胡5g(小剂量升阳,大剂量散郁热)、黄芩5、半夏10、甘草5、羌活3、独活3、防风5、杏仁10、当归10、川穹10、栀子10、人参3、生麻黄3,生姜五片。
备注:临床复杂,记录简略,仅供参考。
(二)2021-10-15,闫某,女,50岁,近日中秋贪嘴,胃痛。脉双手小弦,偏短。舌正苔薄白。
处方:
茯苓10、枳实10、人参3、陈皮10、半夏10、杏仁10、柴胡10、竹茹10、黄芩10、藿香10、佩兰10、川穹10、煨姜10、生姜五片。
备注:临床复杂,记录简略,仅供参考。
附录:太阴入门《脾胃论》
(一)升阳益气(升阳益胃汤、补中益气汤);
(二)升阳散火(升阳散火汤);
(三)升阳除湿(升阳除湿防风汤)。
按:个人体会,脾胃论学习深入不容易,最好结合临床实际。简单的如减肥,复杂的如糖尿病。仅供参考。
-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