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脾胃腹痛治法二方

2016-04-08
来源:

浅谈脾胃腹痛治法二方


方剂一:戊已丸《局方》


1、组成:黄连炒、吴茱萸炒、白芍各等分。研末和丸,每次6-9克,1日1-2次。

2、功效:清化湿热,缓急止痛。主治胃痛吐酸,腹痛泄泻,以及湿热泻痢,腹中急痛大便泄泻、米谷不化等,服后都能平安。或神曲或砂仁煎汤和丸。或水煎分2次温服。

3、方义:黄连能清热燥湿,吴茱萸温胃散寒,降逆止痛,白芍养血敛阴止痛。胃为戊土,脾为已土,故名戊已丸。


方剂二:痛泻要方《刘草窗》原名白术芍药散


1、组成:白术9-15克,白芍6-15克,陈皮5-9克,防风6-9克。

2、功效:健脾柔肝,止痛止泻。用于肝旺脾虚,肠鸣腹痛,大便泄泻,泻必腹痛,泻后痛减而不止,反复发作,苔薄白,脉两关不调,弦而缓。

3、主治:肝旺脾虚,肠鸣腹痛大便泄泻,泻必腹痛泻后痛减而不止,反复发作,苔薄白,脉两关不调,弦而缓。临床用于急慢性肠炎、过敏性肠炎、神经性腹泻等。

4、方义:白术燥湿健脾,白芍养血柔肝,缓急止痛,共为君药;配伍陈皮理气和中,助白术健脾燥湿,并用辛味性温归肝入脾的防风,助白术、芍药以散肝舒脾,共为佐使药。

5、按语:原名白术芍药散,即以白术芍药为君药命方;后因本方主治腹痛 泄泻之证,故改称痛泻要方。其证由土虚木乘,脾受肝制,升降失常所致。

吴鹤皋曰:“泻责之脾,痛责之肝,肝责之实,脾责之虚,脾虚肝实,故令痛泻。”

故用本方补脾土泻肝木,调气机止痛泻。如久泻者脾气已虚,清阳下陷加炒升麻,以升清阳而增止泻之功 。方中防风,尚有疏风解表作用,故本方亦治痛泻或兼有轻微外感风寒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