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镜人:外感咳嗽

2017-03-15
来源:好医在线

感受六淫外邪都能导致咳嗽,但风为百病之长,所以外感咳嗽多由风邪为先导,兼挟其他外邪而致病。肺的主要功能是司呼吸,管理人体“气” 的升降出入,因此肺气必须通畅。当外邪或从皮毛,或由口鼻经咽喉犯肺时,则肺气壅遏,不能正常宣发肃降,为了畅通肺气,排除病邪,于是气机上逆,出现咳嗽咯痰的保护性反射。


外感咳嗽由于季节的变化,感邪的不同,体质的强弱,临床表现亦可因人而异,常见的有:风邪挟寒而致咳嗽,其表现是咳嗽,痰稀色白,喉痒,或伴气急,或恶寒,发热,头痛,骨节痠重,鼻塞流涕等症状。


风邪挟热而致咳嗽,其表现是咳嗽不爽,痰黄或黄白相兼、质稠,咽痛,喉痒,或兼发热,口干,头痛,鼻塞等症状。


燥邪犯肺而致咳嗽: 这类咳嗽在秋燥季节尤为多见。临床上见咳嗽痰少,咳痰不利,口干咽燥,久咳胸痛,常兼面红,烦热,喜饮等症。


对于外感咳嗽的治疗宜因势利导,以疏散外邪,宣通肺气为原则。可以止嗽散(荆芥、桔梗、紫菀、百部、白前、陈皮、甘草)作为外感咳嗽基本方加减治疗。止嗽散组方比较平和,不过寒过热过腻过燥,既开又降,故用于肺失宣发肃降而致咳嗽喉痒,咳痰不爽有较好的止咳化痰效果。方中荆芥性味辛平疏风解表,风寒风热均宜应用。桔梗的宣肺祛痰作用较好。


量多可有恶心等副作用。甘草和中,甘桔配合又利咽喉。紫菀、百部、白前三药合用能起到较好的化痰止咳协同作用。配伍陈皮可调畅气机。表证明显加苏叶、防风解表。风邪袭肺,喉痒不适常加炙僵蚕、牛蒡子以疏风宣肺。


感风寒的尚可配伍麻黄、杏仁、射干等辛开肺气,止咳化痰。


感风热的常配伍桑叶、桑白皮、前胡、象贝母、银花、连翘之类清热泄肺化痰止咳。肺热明显时黄芩、野荞麦根、佛耳草均可选用


燥邪犯肺则需润肺止咳常以沙参、麦冬、桑白皮、杏仁、贝母合止嗽散治疗。


风寒、风热咳嗽体质较壮实者亦可以三拗汤 (麻黄、杏仁、甘草) 作为基本方。另外,参苏饮、清肺汤对体弱之人外感咳嗽亦可酌情选用。


【来源: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》。中国中医药出版社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