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小编最近给一个子宫腺肌病的患者开了当归四逆汤,细辛按原方比例用了15克,结果呢?效果好的出奇。是怎么回事呢?大家若有兴趣可以看看,当然也有可能是小编见识太少,各位别见笑啊~
手足厥寒,脉细欲绝者,当归四逆汤主之。
当归四逆汤方:
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大枣二十五个 通草二两 甘草二两,炙上七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这条论述了血虚寒厥的当归四逆汤的方证。
手足厥寒是证候,如果脉微欲绝属于阳虚,用通脉四逆汤、通脉四逆汤加葱白都可以,是四逆汤证。因为微为阳微,微脉主于阳气微。脉细欲绝者,“细脉萦萦血气衰”,就像摸着一个细线,甚至就像蜘蛛丝。细主血虚、阴虚,和脉微主于阳虚就不一样,所以这种手足厥寒属于血虚。血虚脉细,同时受风寒之邪,经脉血虚受寒,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出现寒厥,叫血虚寒厥。
“当归四逆汤主之”。四逆汤主手足厥逆,冠以当归是与四逆汤相区别,这个方子不但以附子扶阳,而且用当归补血。 “脉细欲绝者,当归四逆汤主之”,把关键的问题点出来了,脉细、手足厥寒用当归四逆汤治疗。方中有当归、桂枝、芍药、细辛、大枣、甘草、通草,实际上这个方子就是桂枝汤去了生姜,加上了当归、细辛、通草组成的,一共七味药。
“细脉萦萦血气衰,诸虚劳损七情乖。”当归辛温而润,还有点儿甜味,是补血药,当归、芍药补血,也体现桂枝汤加当归的意思,加当归以补血通脉。肝脉血虚受寒,寒滞肝脉,所以必须加桂枝、细辛、通草通阳以散寒,与当归、芍药相配还有调和营卫、调和气血的作用。这个方子大枣用得最多,用二十五枚,赵本作十二枚;细辛祛寒止疼,能治骨节疼,能开痹气。脉细欲绝,所以用细辛以祛其寒邪,同时又怕它伤血,所以多用大枣补津液,补脾胃,使细辛不会发生流弊。
当归四逆就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的吗?现代医学称为雷诺病,女性多见,就是手指头特凉,颜色变青了,有的还变紫色,特难受,到夏天还带大手套。这个病不好治,当归四逆汤是有效的,至少能减轻症状。还有冻疮病,在暴露部位紫色发青,又痒又破,当归四逆汤的疗效就很好。一方面吃药,一方面药渣子就趁热敷在外面。当归四逆汤也可以治疗年轻妇女月经期的时候感受风寒。
我在余家庄,看过一个妇女小肚子疼得很严重,怎么得的?就是劳动的时候,出了一身汗,解个小便,正赶上例假的时候,风也大,她就觉得小肚子冰凉冰凉的,肚子疼,腰也疼,什么小茴香、益母草吃了以后好一点儿,不解决问题,脉细还有点儿弦。我就给她当归四逆汤,你可不要轻看,这里面有细辛,细辛通经活络止疼的效果是很好的,她吃了几付就好了。
下部受寒和肝脉有关,女性小肚子疼痛,男性小肚子疼痛或疝气牵扯睾丸的,这个方子都管用,因为它既能补血,又能温通经络。当归四逆汤还治头疼,因为厥阴肝经和督脉会于巅顶,血虚有寒也会头疼,尤其连着眼睛目眶都疼,脉弦而细,舌质淡。还治痹证,血虚有寒的关节疼痛、全身疼痛,当归四逆汤效果是很好的。
【本文摘自《刘渡舟伤寒论讲稿》,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中医书友会发表。作者:刘渡舟。中医书友会(微信号zhongyishuyou)第 958 期发表。编辑:王超。】
附:医案
多人应用当归四逆汤的医案
导读:小编找了刘渡舟、班秀文等老前辈应用当归四逆汤的医案,不都说读书不如读案吗?学会了就是咱自己的了~
1. 腰痛案(刘渡舟)
郭某,男,28岁。患腰臀疼痛酸麻,入夜尤甚,疼痛难以转侧,诊其脉浮弦而细,证属血虚寒凝。
当归12克,桂枝9克,白芍9克,细辛6克,通草6克,大枣15枚。
服三剂后痛麻俱减。上方加入桃仁、红花、炒穿山甲各3克,又服三剂而愈。
2. 腹痛案(刘渡舟)
某男,患少腹疼痛,喜热畏寒。舌质淡嫩,脉弦而细,此为厥阴内寒证。
当归15克,桂枝10克,白芍10克,细辛6克,通草6克,炙甘草6克,大枣15枚,生姜12克,吴茱萸10克。
服药二剂而痛止。
3. 腰腹冷痛案(刘渡舟)
白某,女,32岁。深秋季节,在田间劳动时,适值月经来潮,因在野外就厕,当时自觉寒风吹袭下体,冷冽非常。不久即出现少腹冷痛,腰痛如折,难以忍耐。舌苔白润,脉弦细。此属经期风寒入客厥阴,络脉瘀滞而为病。
当归12克,桂枝12克,赤芍9克,细辛6克,通草6克,大枣7枚,鸡血藤12克,石楠藤12克。
服药仅二剂而痛止。
【解说】当归四逆汤是治疗厥阴血虚寒证的主方。厥阴属肝,肝体阴而用阳,主藏血液,所以肝虚多以血虚为主。血虚则失其温煦之能,因而生寒,用当归四逆汤养血散寒以治之。若其人内有久寒,或沉寒冷积,或中焦寒饮,则在方中加吴茱萸、生姜以温散沉寒。
本方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妇女经期受寒的痛经,寒疝腹痛,寒痹关节疼痛,较严重的冻疮疼痛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及雷诺综合征而见有肢端厥冷、麻木疼痛,以及头目牵引疼痛等。凡属血虚有寒,或厥或痛,皆可选用,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。——刘渡舟《经方临证指南》
4. 产后肢节酸疼(班秀文)
韦某,女,39岁。技术员。婚后十五年,曾先后五次堕胎半产,第六胎足月顺产已月余。现见头晕、目眩、耳鸣、关节酸疼、指节麻感、入夜加剧,气短懒言,精神不振。饮食、二便尚可,脉虚细,苔薄白,舌质淡嫩。证属气血两虚,筋脉失养。治宜养血通阳为法。
当归15克,炙北芪20克,桂枝9克,白芍5克,北细辛5克(后下),通草5克,炙甘草5克,大枣10克。每日水煎服1剂,连服3剂。
按:《伤寒论》有“手足厥寒,脉细欲绝者,当归四逆汤主之”。本例多次堕胎半产,且值新产之后,其气血亏虚可知,故以当归、黄芪益气补血,通行血中之滞,桂枝去生姜之辛散而加细辛,取其功擅通血脉而和营卫。营卫调和,气血通畅,筋脉得养,则疼痛麻木之感即可消失或减轻。——班秀文《经方在妇科病的临床运用》
5. 四肢逆冷案(王启政)
王某,女,56岁。原患胃十二指肠溃疡,因服痢特灵引起手足麻木疼痛,指、趾尖端尤甚。曾多方求医诊治,服养血活血,祛风通络药数剂,病见减轻,但终归不愈,至冬遇寒凉则麻痛加剧,手足不温,其色青紫,脉沉细微,舌淡苔白。此为寒滞脉络,阳气失运,血失濡养所致。治宜温经散寒,通阳活血,拟当归四逆汤加味:当归15克,白芍12克,桂枝6克,鸡血藤30克,吴茱萸12克,丹参30克,红花15克,细辛5克,炙甘草10克,生姜大枣引。连服10剂,诸症减半,已获显效,前方去细辛加片姜黄12克、地龙12克,继服10剂而去病愈。
6. 头痛案(王启政)
林某,女,46岁。患头痛3年,时发时止,时轻时重,曾以阴虚头痛辨治,服六味地黄丸,知柏地黄丸数日,均未见效,乃服西药“止痛片”,头痛可暂得缓解。但每遇天气变化,冷气外袭,头痛复作,痛时前额连及巅顶,欲用巾裹首时见恶心欲吐,舌淡苔白,脉沉伏不起。此为血虚寒凝,经络不通,阳气运行不畅。阴寒循经至巅,形成血虚寒滞性头痛。治宜温阳散寒,养血通络,行气消滞止痛,拟当归四逆汤加味:当归15克,炒白芍12克,桂枝9克,细辛5克,藁本12克,木瓜20克,五味子10克,陈皮10克,甘草6克。3付后头痛大减,但睡眠欠佳。前方去木瓜,加酸枣仁12克,连服数剂,手足渐温,头痛已止,精神好转,病告痊愈。——《当代名家论经方用经方》
【本文摘自《经方临证指南》《当代名家论经方用经方》,分别由人民卫生出版社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中医书友会发表。作者:刘渡舟 等。中医书友会(微信号zhongyishuyou)第 958 期发表。编辑:王超,校对:晓菲 惠芬。】